查看: 125|回复: 0

酒店巨头万豪集团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1-27 17: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创

1927年,万豪创始人John Willard Marriott和妻子Alice Sheets在华盛顿开了一间根汁啤酒馆,同年又在店里推出了一系列热食菜单,成为了一间温情的家庭餐馆——Hot Shoppes。




这间待客真诚、出品美味、氛围温馨的餐馆很快以连锁形式迅速扩张,为上世纪50年代转战酒店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双桥万豪汽车旅馆(Twin Bridges Marriott Motor Hotel)落户华府畔的阿灵顿县,标志着万豪正式进军酒店界。




这间万豪酒店首秀早早体现了酒店应有的灵便特性,其户外泳池在冬日会变身一座滑冰场。


不过,万豪这个酒店首秀如今已被拆除。
1959年,万豪的第二间酒店——Key Bridge万豪旅馆 在罗斯林区揭幕。60多年来,这间酒店几经改扩建,如今仍在运作,并正依照下图的方案进行华丽丽的升级扩建工程。


拓店

在自己涉足酒店业的第10个年头(1967年),万豪启幕了其第一间度假村—Camelback Inn。


1969年,万豪开出了美国本土外的第一间海外分号—墨西哥Acapulco万豪酒店


1975年,万豪首度进军欧洲,开出阿姆斯特丹万豪酒店


拓牌

进入八十年代,为满足更匹配下沉市场所需的万怡(Courtyard by Marriott)、提出分时度假理念的万豪度假会(Marriott Vacation Club)、更定位精选服务商务型的万枫(Fairfield)。


1984年,老万豪先生(John Willard Marriott)突然病重,其爱子Bill Marriott为了让父亲对万豪的发展更有信心,着手在父亲的起家之地华盛顿,选定了一块近邻白宫和国会山的优越地块,并按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营造起万豪的全新旗舰。
无可挑剔的选址、恢弘的营造尺度、华美的场景呈现、以及更完备周全的设施与更体贴的服务,令这间新酒店一跃成为了万豪酒店家族的翘楚。酒店最终以老万豪先生(John Willard Marriott)的名字命名。这座叫JW万豪的酒店既浓缩了父子深情,也深刻演绎了万豪品牌的传承与升华。


这一更为高贵端庄的酒店形式也逐步演变为万豪酒店的高端系列——JW万豪。万豪如今拥有的品牌数多达30个,但JW万豪是其唯一带有创始人全名的品牌,足见其深厚的家族荣誉感、对万豪缔造初衷的认同、及对万豪精神最坚定的传承。
如今的夏威夷欧胡岛四季、纽约的Rihga Royal这些(曾叱咤一时)的地标建筑,都曾是JW的早期作品。


老重庆JW万豪曾长期为中国内陆最好的酒店之列。
收购

拓店和拓牌后,90年代,万豪开始了收购之路。
万豪于1995购入了强势崛起后又陷入困境的奢华酒店界狮王——丽思卡尔顿,为万豪酒店帝国添置了一尊极尽说服力的顶冠。不过,当时的万豪从不轻易显摆这尊王冠,而是适当保持自己与奢牌的距离,让狮王以较为独立的姿态示人。


1997年,万豪从华美达手中购得了万丽品牌,使万丽成为万豪集团的第10个酒店品牌。万豪的酒店品牌数第一次来到两位数,酒店也数一夜间突破了1300间。


进入本世纪后,万豪还开始借助和珠宝世家宝格丽、设计酒店之父Ian Scharger协作,分别通过宝格丽(2004)和艾迪逊(2007)酒店品牌,对当代奢华进行试验与探究。
通过Autograph Collection,积极修筑独立酒店的避风港,应对凯悦Unbound Collection、希尔顿Curio Collection对个性独立酒店的争夺。


2015年对堪称“如有神助的市场专家”的喜达屋的收购,万豪无论品牌数还是酒店数都在一夜间创下了新高,但同级品牌间的同质化和相互牵制也不可避免地显现。但着实成就了当今最不可一世的酒店帝国的傲立。


除了全球第一酒店帝国的桂冠,更强有力的常旅客计划应该是万豪鲸吞喜达屋的亮点收获。新的Bonvoy常旅客会员计划意为“Bon Voyage(旅途愉快)”


Coke or Pepsi

百事和可口可乐间,万豪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百事。万豪的这项“偏好”据说源于1990年代初,当时陷入财务危机的万豪试图向可口可乐贷一笔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但可口可乐以“银行并非我主业”之由拒绝了请求。最终,万豪将长期饮料供应商合同给了在危难关头施以援手的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